2023年第十六個世界青光眼周(3月12日-18日)即將到來,今年世界青光眼周主題為:“關注青光眼:共識保視野,指南護光明”。世界青光眼周是由世界青光眼聯合會和世界青光眼患者聯合會共同發起的一項全球性行動,旨在讓更多人知道青光眼、了解青光眼。
青光眼是指由于眼睛內壓力(眼壓)升高,使視神經受損,導致視野越來越狹窄,最后甚至失明的一種疾病。一旦發現,所有的治療只能延緩視神經的進一步損害,推遲失明的到來。
青光眼也是終身性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能夠大可能地延遲視野損害的進展、避免失明的發生,因此建議 青光眼高危人群通過定期的眼科常規檢查,進行青光眼排查。
青光眼高危人群有哪些?
事實上,從兒童到老人都有可能發生青光眼。但中老年人更易發生,50-70歲為高發年齡階段。
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以下人群更易患青光眼:
1、青光眼有家族史者,發病率高于無家族史者;
2、具有前房淺、眼軸短、晶體厚、角膜直徑短,小眼球等解剖特征的人群更易發生青光眼;
3、高度近視、糖尿病患者、長期使用激素(尤其是局部滴眼)的人青光眼發病率較高;
4、40歲以上人群易發閉角型青光眼,女性多于男性;
5、具有吸煙嗜酒、起居無常、飲食不規律等不良生活習慣以及喜怒無常者,更易患青光眼。